「四眼井」的開鑿年代距今約300年(約明代中葉),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,在74年11月27日已公告為三級古蹟。媽宮自唐宋以後就是「東洋」航線的中繼站,四孔井可能因位置低窪,可匯集三方泉水而成為過往船舶之加水站,因而逐漸被整砌成大井。後來在附近居民逐漸增加後,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,乃以石板鋪蓋,上鑿四個井口,據傳中央街舊名大井街,即因本井而得名。 四眼井深約5.6公尺,徑約2公尺,逢旱不涸,水質清涼,本是極為優良的飲水,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,已變成了洗滌用的水井了。